今天(20日)上午10時許記者從文明東隧道項目部獲悉,經過一年零8個月的建設,海口文明東隧道將于今天下午4時18分通車,南渡江兩岸4組8個進出口,施工路障全面拆除。
今天(20日)上午10時許記者從文明東隧道項目部獲悉,經過一年零8個月的建設,??谖拿鳀|隧道將于今天下午4時18分通車,南渡江兩岸4組8個進出口,施工路障全面拆除。
視頻:南國都市報微信公眾號
即將通車的文明東隧道長啥樣?揭開面紗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“前世今生”
一組高清圖回顧隧道的開工和開通

2019年4月7日,高空海口文明東隧道項目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。當時,該項目井然有序進行圍堰階段,一期圍堰鋼板樁施工也將形成封閉。海南日報記者張茂攝

2019年5月1日,海口首條文明東隧道項目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,工程進展穩(wěn)步推進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19年5月1日高空遠眺海口文明東隧道項目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,工程進展穩(wěn)步推進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19年6月5日,遠眺??谖拿鳀|隧道項目繁忙的施工現場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19年6月5日,遠眺??谖拿鳀|隧道項目繁忙的施工現場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19年7月27日,高空航拍??谖拿鳀|隧道項目現場,一期圍堰工程鋼板樁施工已完成。海南日報 張茂 攝

2019年11月11日,高空航拍??谑形拿鳀|隧道,項目在穩(wěn)步推進建設中。海南日報記者張茂 攝

2019年11月13日,高空俯瞰海口文明東隧道項目,各項作業(yè)有序推進,現場一片繁忙景象。當時,該項目總工程量已經完成近半,二期圍堰鋼板樁插打施工正在全速開展,其他區(qū)域則正在開展主體結構施工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19年11月13日,??谖拿鳀|隧道項目各項作業(yè)有序推進,工人在現場加緊施工,一片繁忙景象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19年11月13日,在海口文明東隧道項目隧道,來自安徽省六安市的39歲架子工徐孝武正在綁定鐵架。據了解,文明東隧道項目作為??谑讞l過江隧道,建成后將承擔促進??谥鞒菂^(qū)和江東新區(qū)兩地聯(lián)動發(fā)展的重任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19年12月6日,藍天下的??谖拿鳀|隧道雄姿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19年12月6日夜晚,海口首條文明東隧道項目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,工程進展穩(wěn)步推進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20年8月11日, 建成后的??谖拿鳀|隧道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20年8月11日,建成后的??谖拿鳀|隧道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20年8月17日拍攝的??谖拿鳀|隧道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20年8月17日拍攝的海口文明東隧道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
2020年8月17日拍攝的??谖拿鳀|隧道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
文明東隧道是海南省第二批開工的重點項目之一,也是江東新區(qū)啟動建設的一個標志性項目,項目由海口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建設,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市政工程(集團)有限公司負責施工。文明東隧道作為中心城區(qū)組團與江東新區(qū)組團的重要聯(lián)系通道,對江東新區(qū)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。它的投入使用將有助于增加越江通道容量,緩解瓊州大橋壓力,加密越江通道布局,適應過江交通需求,并能提升城市功能,助力兩岸發(fā)展,推動組團互動,引導城市形態(tài)發(fā)展。

8月20日,即將通車的文明東隧道
文明東隧道項目西起文明東路白龍路交叉口,沿文明東路往東走行,在美苑路以西約300m及以東約350m處設置敞開段,然后下穿濱江西路、南渡江至江東新區(qū)東橫二路,終點位于東橫二路瓊山大道交叉口。項目全長4380m,其中隧道段全長2720m,接線道路全長1660m。另外,項目在濱江西路設置4條互通立交匝道,匝道全長約2.3km,在規(guī)劃濱江東路預留互通立交。

隧道主線建設規(guī)模為雙向六車道、兩孔一管廊,設計速度為60km/h,匝道40km/h。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,最大開挖深度超過23m,穿越南渡江區(qū)域采用兩期鋼板樁圍堰施工,確保防洪過水斷面要求。

文明東隧道建設大事記
解鎖文明東隧道建設亮點


1、采用“毛細血管分流”理念,解決近江交通
通過地下三層布置,最簡化解決與濱江路的全互通,節(jié)約工程投資。隧道西岸主線出入口分兩個路格前后錯開,采用“毛細血管分流”理念,極大地減小了隧道運營后對老城區(qū)交通的沖擊。
2采用“水中翻交”形式,安全與速度并重
針對汛期、枯水期不同的防汛、防臺要求,在江面采用水中翻交的形式,這在國內也是比較罕見的一種做法,在保證通航和過水斷面的前提下,加快施工速度。
3、采用新型材料,踐行綠色環(huán)保
在??谑状尾捎眯弯摶炷翑嚢鑹?,且型鋼可以回收利用,綠色又環(huán)保。同時,隧道內裝修頂部的防火板和側墻的搪瓷鋼板,均采用的是新型材料,既簡潔大方,又便于日常維護。
4、調整圍堰工藝,變水上施工為陸上施工
本項目大型鋼板樁圍堰通過調整施工工藝的方式,將水中作業(yè)打樁轉化為陸地環(huán)境作業(yè),使得圍堰工程工期提前了2個月以上,既加快了總體施工進度,又確保了南渡江防洪要求,并為二期圍堰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,二期圍堰施工過程中,35天完成16萬方堰體吹填和1800余根鋼板樁插打、20天完成15萬方基坑土方挖運、30余天完成400米長隧道主體結構。
5、發(fā)揮集采優(yōu)勢,確保資源供應
施工用到的拉森鋼板樁、鋼管支撐、地下連續(xù)墻設備、三軸樁機等資源需從島外調配,項目部專門成立督導協(xié)調小組對項目進行資源管控,及時從島外調配緊缺資源,同時加大人力、物力投入,高峰期投入了100余名管理人員、2000余名勞務工人及200多臺大型設備(大部分從省外調運),開啟24小時連續(xù)奮戰(zhàn)模式。
6、依托項目科研,實現管控效益最大化
項目部借助項目科研不斷強化對質量、安全、成本、進度的直觀管控,實現項目管控效益的最大化。同時,借助分析軟件調整基坑開挖中可能出現的不利工況等,為復雜基坑項目的關鍵工序的高效施工提供了技術借鑒和參考。
7、“產學研用”一體化 建設智慧隧道
在濱江西路與文明東路交叉路口,有一棟嶄新的大樓。該棟樓作為文明東隧道的管理中心,將成為隧道投入運營后的大本營。運營管理人員將進駐其內部辦公,確保隧道安全暢通運行。
在大樓二樓的控制中心,一個巨大的電子顯示屏幕直立在眼前,在其對面則是一排控制電子屏幕的計算機設備。這是隧道一體化監(jiān)控平臺,是整個隧道的“大腦”,該平臺包含概貌圖、3D、通風、給排水、電力監(jiān)測、照明、交通監(jiān)控、視頻AI、視頻監(jiān)控、有線廣播、有線電話、無線通信、網絡監(jiān)測、火災報警、東設備房、西設備房、報表等18種功能系統(tǒng)。隧道內有上百個攝像頭、54個風機、31個音區(qū)、9個泵房等設施設備,都可以在一體化監(jiān)控平臺的遠程操作下進行工作。
電子屏能夠24小時監(jiān)測隧道內狀況, 隧道內每隔50m左右設置一處有事故或者火災報警和滅火的設備,一旦發(fā)生險情,除了通過隧道監(jiān)控自動識別聯(lián)動,也可通過就近撥打鑲嵌在隧道墻壁上的電話進行聯(lián)動。電子顯示屏會第一時間彈出窗口,顯示事故地點狀況,值班人員會立即根據平臺響應功能操作解決。
溫馨提示:
文明東隧道在文明東路、濱江路、江東新區(qū)東橫二路均設置了進出口,為了您的安全,隧道僅供機動車輛進出使用,非機動車與行人禁止入內。進出匝道車輛限速40km/h,隧道內車輛限速60km/h。